译文 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
注释①蜀国:四川。②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③宣城:今安徽宣城。 ④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⑤三春:指春季。⑥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推荐古诗:
村夜、
宫词、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月夜登阁避暑、
牡丹、
山居即事、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推荐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毁瘠立 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