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赏析

赏析

查看全诗

  诗一起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 。”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首先奇在地貌。由于石灰岩层受到水的溶蚀切割 ,造成无数的石峰 ,千姿百态,奇特壮观。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 。但近人已有不以为然者,如郭沫若《游阳朔舟中偶成》云:“罗带玉簪笑退之,青山绿水复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记,拔地峰林立四垂。”日人吉川幸次郎《泛舟漓江》云:“碧玉青罗恐未宜,鸡牛龙凤各争奇”等。不过,亲临桂林的人 ,对这种批评却未必苟同 。桂林之山虽各呈异态 ,但拔地独立却是其共同特点 ,用范成大的话来说 :“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 ,森列无际 ,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桂海虞衡志》)而漓江之碧澄蜿蜒,流速缓慢,亦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所以这两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状之特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其雄深则不如川陕之华山、峨嵋。桂林山水是比较女性化的。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簪”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可以说妙极,怎能说不奇,又怎能说“不宜”呢!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二句则写桂林特殊的物产。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极珍贵的饰品。则其产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能日啖“黄柑”,更叫宦游者“不辞长作岭南人”了,这二句分别以“户”、“家”起,是同义复词拆用,意即户户家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极普通的物产,对于来自京华的人却是感到新异的呢。

  以上两联着意写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异之处,酝酿够了神往之情。最后归结到送行之意,严大夫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亦“远胜登仙”。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难能可贵的是写出了逸致,令人神远。

  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一种以奇崛见称 ,一种则文从字顺。这首诗属于后一类。写景只从大处落笔 ,不事雕饰;行文起承转合分明,悉如文句。

推荐古诗: 拟古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南邻又呈吴郎题兴化寺园亭暮秋独游曲江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捣练子令(云鬟乱)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