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是杀人害命的凶险器具,战争是违背德治的暴力行动,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它。国君不能以自己的国家大、人口多,就倾尽全力地进行征伐,使战争无休无止,最后导致国家败亡,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发动战争如同玩火一样,不息灭它,必将带来自我焚毁之祸。所以,恃强好战,用兵不止,其祸患将产生于来不及转身的瞬间。诚如兵法所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
隋朝在炀帝杨广统治时期,国家并非不强大,人口并非不众多,然而,由于杨广嗜好武力与战争,不断寻衅用兵,征战无休无止,等到战争态势突变而出征高丽的隋军兵败辽东城下的时候,国内的祸乱由此而接连发生,(最终导致炀帝及其隋王朝丧身灭国的可悲下场)。这难道不为后世人所耻笑吗?唉!身为国君的人,怎可不慎重战事啊!
推荐古诗:
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
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
彭蠡湖中望庐山、
晚泊浔阳望庐山、
送沈子福之江东、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
推荐诗句: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世务 不知道当代的情势。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