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是哪个诗?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朝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1] 半江瑟瑟半江红。[2] 可怜九月初三夜,[3] 露似真珠月似弓。[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译文及注释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这句诗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一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二

《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三

《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查看全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赏析四

《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封丘县赠刘司户蕡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扬子津望京口明月三五夜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春晴怀故园海棠(竹边台榭水边亭)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

推荐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