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如何进行统治,如何使臣民归顺服从,历来是政治家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这方面的著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临卦专门讨论统治术,算得上是一篇政治专论。前三爻讨论感化、温和与忧民政策,讲的是德治;后三爻讨论统治者躬亲、明智和敦厚的品行,说的是人治。
从统治者、统治术的角度看,作者的讨论应当说是较全面的,可以看作是对贤明的君主的最高要求。但不可忽略的是,这种讨论的前提始终被划定在君臣与民众这种天然形成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之内,并且始终是从统治者的立场来看问题。这样的前提和出发点,正是专制制度产生的基础。它把民众当作是没有个人独立意志、价值和尊严而可以任意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制约。因此,过高地评价传统的统治术,肯定是不妥的。
推荐古诗:
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
寄扬州韩绰判官、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马嵬、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与诸子登岘山、
早寒有怀、
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行香子(天与秋光)、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