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注释⑴此词原题为《点绛唇·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改。⑵“几番”句:指清兵入关后的一系列事变。⑶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⑷“春无”三句:叹复国不易。
推荐古诗:
大林寺桃花、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
题兴化寺园亭、
夜雨寄北、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南涧中题、
洛桥晚望、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浣溪沙
推荐诗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