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无一不是由物的属性来表现的,但是由物的属性所表现的物,并不等 同于物本身。
如果世界上没有物的属性,物便无从表现起为物。物的属性之所以区别 于物,是因为如果世界上没有物,哪还有什么物的属性呢?
物的属性并不是世界上独立存在的东西,而物却是世界上客观实在的东 西。把不是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当作就是客观实在的物,是不对的。
世界上如果没有物的属性,那末,物便无从表现,而物无从表现,便不 能被认识。既然没有物的属性而物就不能被认识,那末,物就无一不是由物的属性来表现而被认识的。
既然世界上没有物的属性,物便无从表现,那末世界上也就没有不被物 的属性所表现的物,那末物就无一不由物的属性所表现的了。由此可见,物无一不是由物的属性来表现的物,并不等同于被表现的物本身。
世界上之所以没有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是因为物有各自的名称,而物 的名称并不反映物的具体属性。物的名称虽不反映物的个性,但却反映物的特定本质(共性)。物的共性并不等于物的个性,所以反映物之共性的 名称并不等于物的个性。「由于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以只反映物的共性之“名”当作就是物本身是不对的。
“指”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兼而有之的共性。世界上虽然没有离开物而独 立存在的共性,但物不能说没有共性。既然物不能说没有共性,也就是说没有无共性的物。既然没有无共性的物,那末,物就无一不具有共性。共 性不同于个性,而个性是共性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
假使世界上没有个性,谁能说什么与共性不同的东西?假使世界上没有 物,谁能说得上什么共性?如果世界上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谁能说得上什么与共性不同的东西?又谁能说得上无伦何物都无不具有共性?
共性本来就不同于个性,「其所以称为共性」,就在于共性并不局限于 个别事物,并不以个别事物是否具有该属性而转移。
推荐古诗:
池上逐凉二首、
隔浦莲、
金谷园、
李花赠张十一署、
寄蜀客、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腐儒碌碌叹无奇)
推荐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山无陵,江水为竭、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摆袖却金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洽多闻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