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齐王建入朝于奏翻译

齐王建入朝于奏翻译

查看齐王建入朝于奏全诗

  齐王建去秦国朝见秦王,齐都临淄西门的司马官横戟挡在他的马前,说:“请问,我们是为国家立王呢?还是为大王您而立王呢?”齐王说:“为国家。”司马说:“既然为国家立王,那末,您为何要抛弃国家而去秦国呢?”齐王便调转头回宫去了。

  即墨大夫因为临淄西门的司马官劝谏齐王,齐王听从他的劝谏,以为可以与齐王共谋,于是进宫拜见齐王,说:“齐国土地方圆有数千里,大军数十万。赵、魏、韩三国的大夫们都不愿为秦国谋利,而在东阿、鄄城两地之间聚集了百数十人。大王如果与赵、魏、韩三国联合,就有10万之众,能收复三国被秦国占领的失地,还可以攻进秦国东边的临晋关;楚国大夫也不愿意为秦国谋利,在我国南部的城南之下聚集了百数十人,大王如果和楚国联合,又有十万大军去收复楚国被秦国占领的失地,还可以攻进秦国南边的武关。这样,齐国强大的威势就可以建立,还可以灭掉秦国。您舍弃称王于南方的机会,却甘愿向西方听命于秦,我认为大王这样做实在不足称道。”齐王没有听从。

  秦王派宾客陈驰诱使齐王入秦,相约给他以500里土地进行欺骗。齐王不采纳即墨大夫的意见,却听从陈驰的诱骗,于是到了秦国,秦王把他安置在边远的共邑,居处在荒僻的松柏之间,终于活活的饿死了。在这以前,齐国人作了一首歌谣:“松树啊!柏树啊!让齐王死在共邑的,就是那些善于变诈的宾客啊!”

推荐古诗: 从军行(从军玉门道)望鹦鹉洲怀祢衡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醉后赠张九旭一斛珠(晓妆初过)长安古意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终南山碧云天,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推荐诗句: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刀相助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山盖世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而知  没有办法知道。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