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注释①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②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③故山犹自不堪听,意思是即便在故乡,听到这杜鹃的鸣声也够难受的。
推荐古诗:
念昔游、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闺怨、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
望江南(随身伴)
推荐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爱之欲其生 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来报往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