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记述到雾猪泉祈雪的情景。也是一首次韵好友舒尧文的和诗。祈雪虽为迷信活动,说明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性,但也体现了苏轼的忧国忧民思想。
推荐古诗:
夜坐吟、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沉、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
洞仙歌(江南腊尽)、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
念奴娇(鲲鹏展翅)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毗地狱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苍白无力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搏牛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