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哪个诗?

作者:杜牧 朝代:唐朝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译文及注释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老朋友你在何处,教别人吹箫?注释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查看全部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解读

诗的头两句写景。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给人以流动轻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查看全部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鉴赏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查看全部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在江南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具...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宴桃源(落月西窗惊起)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登鹿门山怀古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念奴娇(鲲鹏展翅)忆秦娥(西风烈)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南乡子(怅望送春怀)沁园春(孤馆灯青)

推荐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