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舍弃了善的本性而不探求、不培养、不修养自己善的本性,怎么办呢?那就探求、就培养、就修养人们善的本性。但是,这个培养、修养,也要象种庄稼一样,深耕细作,用心呵护,经历若干时日,才能成熟结果。如果撒下种子就不闻不问,任其自然生长,那么收获的东西就还不如荑草和稗草。因为荑草和稗草还可以用来作牲畜饲料,而没有结果的五谷连作牲畜饲料的资格都没有。人一死,什么都是空空如也,“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占据了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能成就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很多讲“仁义”的人,其实都是不成熟的“五谷”之类的人,他们一点价值也没有,还不如荑草和稗草可以用作牲畜的饲料。
推荐古诗:
封丘县、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观猎、
齐州送祖三、
明月三五夜、
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龙鱼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百巧千穷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