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魏两国打算互换土地,这对西周不利。西周大臣樊余对楚王说:“周一定要灭亡了。韩、魏交换土地,韩国将得到两县,魏国将失掉两县。魏之所以同意交换,是因为它完全可以包围东、西两周。这样魏国所得的地方比两县还大,九鼎又存放在那里。再说魏国有南阳、郑地和三川,又能包围两周,那么楚国方城以北的地方就危险了;韩国兼有两个上党面对着赵国,就是赵国那险要的羊肠地带也危险了。所以交换土地成功之日,楚、赵两国也就都变得无足轻重了。”楚王听后恐慌起来,便由赵国出面去制止了这次土地的交易。
推荐古诗:
古风(松柏本孤直)、
长相思、
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
落花、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渡浙江问舟中人、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
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推荐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香疏影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风缉缝 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