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
当然,此词意味还不止于此。它可以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因柳有分别之意,而松柏是坚贞不渝的象征。据此“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还可理解为羡慕甚至嫉妒之意。这就是诗词的“味外味”。
推荐古诗:
京兆府新栽莲,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送李侍郎赴常州、
骄儿诗、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辛夷坞、
剔银灯、
忆秦娥(临高阁)、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推荐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热文成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
- 放纵驰荡 放纵:无拘束。驰:乱跑。荡:游荡。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