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意思是说,人人其实都有爱心,但很多人却不显明出自己的爱心,这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一个意思,但为什么很多人不显明出自己的爱心呢?人是跟着环境变的,环境变,人亦变,为什么会变呢?这就是,人,都在调节着自己以适应环境,没有谁能凭着自己的意志去改变环境。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调节了自己而没有察觉呢?爱人,不论是爱父母、爱妻子儿女,还是爱兄弟姐妹,还是爱朋友,都是爱。所以爱的这个道路人人都在走,但却不知道这个道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人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会用语言表达,亦不会用行为表达。比如某个人内心很爱一个人,但说出来的话粗鲁,行为方式亦粗鲁,结果适得其反,被人误解,爱心变成了仇恨。这种情形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所以孟子在这里说的,就是希望人们能彰显自己的爱心,能察觉自己的调节,能知道自己所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从而用最佳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推荐古诗: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烧香(茹芝却粒世无方)、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推荐诗句: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彼众我寡 彼:对方。指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