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围绕着乐正子这个人来谈的,善,即是善良,即是爱民。一个人若有善心,就不会虐民、苛民、暴民、剥民、夺民。而一个人若是没有善心,那就会虐民、苛民、暴民、剥民、夺民。一个人若有善心,人们受到善良的对待,也就会有善良的回报。一个人若没有善心,人们当然也就敬而远之了。那么善和社会行为规范有什么关系呢?前面我们就探讨过,法律和社会行为规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规范制度,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的,这里面必然也就含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了,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亲情和善心维系着的,所以法律和社会行为规范里面必然也含有仁和善的内容。其实,仁里面就有善,善里面亦有仁,但是善和仁还是有分别的。善不一定就要去爱,我可以善良地对待你,但不一定非要爱你。爱里面就不可以缺善,凶恶的爱是没有的。所以,善良地对待一切人,人们也就会有善良的回报。这就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用“善”的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宫词、
离别难、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登乐游原、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
春中田园作、
汉江临眺、
送梓州李使君、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推荐诗句: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悖入悖出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白衣宰相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