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讲了两种情况,一是国君的行为方式,而且要看其行为方式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另一种就是君子当官的行为方式,要不要当这个官,首先要看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然后再选择行为方式。不要糊里糊涂去当官,也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而当官。在《万章下》第四章里孟子就说过:“孔子有时见到道可行而可以出来当官,有时可以会合时可以当官,有时因国君养贤而当官。对季桓子,是道可行才当官;对卫灵公,是为了会合其意才当官;对卫孝公,是因为国君养贤才当官。”有所为,帮助兆民足以有所行为;有所不为,即不参与诸侯们的侵略、掠夺和剥削的行为。这就是孟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认为的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读张籍古乐府、
忆江南、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送郭司仓、
陇西行、
杂诗、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
忆秦娥(临高阁)
推荐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方呼应 呼应:彼此声气相通。泛指周围、各地。形容各方面互通声气,互相配合。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必争之地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