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公(愈)《 送文畅序》 ,说儒生不应当把佛家学说告诉僧人。序中说:“文畅是佛教徒,如想听佛家学说,自应去问他的师傅,为什么来找我们呢?”元微之作《 永福寺石壁记》 也说:“佛经的奥妙,僧人应当对我说,我不应当给僧人说。”二人的话可算是十分确切。
推荐古诗:
诸将五首(其二)、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古薄命妾、
少年行、
六年春遣怀八首(伴客销愁长日饮)、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
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
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
少年游(去年相送)
推荐诗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 安身之地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守已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般刁难 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