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钱一吊有余叫一千一、一千二,米一石有余叫一石一、一石二,长一丈有余叫一丈一,一丈二等。按《 考工记》 :“珍长寻又四尺。”《 注》 说:“八尺叫寻,路长一丈二。”《 史记•张仪传》 :一尺一的木简。汉淮南王刘安的书说:一丈一的绦。《 史记•匈奴传》 :一尺一的木犊,《 后汉书》 :一尺一的诏书,唐时谣谚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类,那么也都是有根据的呀!
推荐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
塞上听吹笛、
寄韩潮州愈、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梧桐影(明月斜)、
寄荆州张丞相、
点绛唇(红杏飘香)、
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推荐诗句: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按辔徐行 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