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把二十写成‘廿’,三十写成“卅”,四十写成“卌”,都是《 说文解字》 上的本字。“廿”音入,是两个十合在一起。“卅 ”音先合反,是三十的简化,即古文。卌音先立反,数名,今天称之为四十。据考,秦始皇凡是刻石颂德的辞句,都以四字为一句。《 泰山辞》 上说:“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 琅邪台颂》 上说:“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 之罘颂》 上说:“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 东观颂》 上说:‘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 《 会稽颂》 上说:“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这都是《 史记》 所记载的,每次称“年”,总是五个字为一句。我曾经得到《 泰山辞》 的石本,却写着“廿有六年”,想着其余都是如此,而太史公司马迁无意之中写错了,或者后人传写的错误罢了,其实是四字一句啊!
推荐古诗: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州、
遣悲怀三首、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念奴娇(鲲鹏展翅)、
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推荐诗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家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罢黜百家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差毫厘 不差一毫一厘。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