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阳两军交战时,魏国没有战胜秦国。第二年,魏王派段干崇去向秦国割地讲和。孙臣对魏王说:“魏国不因战败而在当时割地,可以说善于应付失败的局面;而秦国不因为取得胜利而在当时要求割地,可以说不善于利用取胜的时机。现在道了一年又想割地,这是群臣怀有私心而大王却没有发现。况且想得到秦国印玺的是段千崇,大王却派他去割让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是秦国,而大王却让秦国授予段千崇印玺。想要得到印玺的掌管土地,想要得到土地的掌管印玺,这种形势发展下去魏国一定要灭亡了。再说奸臣本来都想用土地去事奉秦国。用土地去服事秦国,犹如抱薪柴去救火,薪柴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观在大王的土地有割尽的时候,而秦国的贪求没有止境,这同抱薪救火的说法是一致的。”
魏王说:“对。虽然如此,我已经答应秦国了,不可以更改了。”
孙臣回答说:“大王难道没见过赌博的人使用枭子吗?想吃子就吃子,想握在手里就握在手里。现在您受到群臣的胁迫而答应了秦国,就说不可更改,为什么您运用智谋还不如赌博时运用枭骰呢?”
魏王说:“好吧。”于是阻止了段千崇出使秦国。
推荐古诗:
晚春、
宫辞、
浑河中、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岁暮归南山、
夜归鹿门歌、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哀声叹气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薄物细故 薄:微小;物:事物;故:事故。指微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