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作于元初,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时,所以曲子在下半阙抒发了作者深深的苦闷。
推荐古诗:
画鹰、
采莲曲、
夜雨(早蛩啼复歇)、
一七令(诗,绮美,瑰奇)、
念昔游、
暮过山村、
寄令狐郎中、
出塞作、
书扇示门人、
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开交 开:打开,解开;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 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