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魏国结为盟国,齐国、楚国相约要攻打魏国,魏国派人向秦国求救,道路上魏国使者车子的顶盖彼此都望得见,秦国的救兵就是不出动。魏国有个叫唐且的人,年纪有丸十多岁了,他对魏王说:“老臣请求出使西方游说秦王,让救兵先于老臣从泰国出发,可以吗?”
魏王说:“好吧。”
于是准备车辆送佑出发。唐且见到了秦王,秦玉说:“老先生疲惫不堪地从远方来到这里,很辛苦了。魏国派人来求救已经好多次了,寡人知道魏国情况紧急。”
唐且回答说:“大王已经知道魏国情况紧急却不派救兵,这是为大王出谋划策的臣予太无能了。再说魏国是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自称为秦国东方的藩国,接受秦国的冠带制度,每年春秋祭祀送来供品,认为凭秦国的强大足可以成为盟国。现在齐国、楚国的军队已到了魏都的郊外,大王的救兵还没有赶到,魏国一旦形势紧急就将割让土地与齐国、楚国定约,大王即使想救魏国,哪里还来得及呢?这将是失去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盟国魏国,而且增强了齐、楚两个敌国。匝下私下认为替大王出谋划策的臣子太无能了。”秦王感叹悔悟,马上发兵,日夜兼程奔赴魏国。齐国、楚国听说后,就收兵撤离了。魏国能够再次得以保全,全仗唐且游说的结果。
推荐古诗:
登鹿门山怀古、
古怨别、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终南山、
遣悲怀三首、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
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七律(九嶷山上白云飞)
推荐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百兽率舞 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卑不亢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