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北道主人翻译

北道主人翻译

查看北道主人全诗

  秦国和晋国结成联盟,围攻宋国,郑人说秦国为什么不把郑国留下作为东道主。这是因为郑国位于秦国东部,所以这样说。现在人们称主人为东道主,其由来即在于此。《 汉书》 中载有北道主人,共见三处。

  其一是《 邓晨传》 中记载:常山(今河北唐县倒马关)太守邓晨与汉光帝巨鹿(今河北平乡)相会,邓晨(字伟卿),要求跟随光武帝进攻邯郸(令河北邯郸)。光武帝回答说:“伟卿你一人跟随我出战,不如以一郡之地为我的北道主人。”

  其二是《 耿弇传》 记载,耿弇跟随汉光武帝来到了蓟州(今河北蓟县),听说敌方的军队已到邯郸,光武帝想率师南归。于是便召集各位将领共同研究议论这事。在议论中,诸说不一,耿弃不赞成光武帝南归,认为只要调集渔阳(今河北密云)、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两郡的兵力,邯郸是不必多虑的。而光武帝的部下心腹们则不赞成这一意见,光武帝在进行盘决时,指着耿弇说:“你是我的北道主人。”

  其三是《 彭宠传》 记载,彭宠投归汉先武帝后,投予大将军。不久,又想举兵反叛。光武帝问幽州(今北京市)牧朱浮:“彭宠为什么相叛?”朱浮说:“ 当初,彭宠率众来归,你赠送他衣服佩剑,依靠他为北道主人,二人亲切握手,交欢并坐。如今不是这样,所以令人失望。”这里三处提到北道主人,但后人很少有人引用北道主人一词。

推荐古诗: 于阗采花赠孟浩然子夜四时歌江楼月忆江南倦夜禹庙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日日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推荐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掷鲸呿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置可否  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