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世南 朝代:南北朝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查看全部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查看全部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越中览古、望驿台、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题扬州禅智寺、赠刘司户蕡、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使至塞上、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哨遍(为米折腰)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