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世南 朝代:南北朝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查看全部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查看全部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横江词六首、行路难(大道如青天)、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洛阳女儿行、新晴野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四块玉(雁北飞)、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推荐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