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洛中盱江八贤翻译

洛中盱江八贤翻译

查看洛中盱江八贤全诗

  司马光在《 序赙礼》 这篇文章中说民间有善行者五人,吕南公在所撰《 不欺述》 中,记有三人的事略。这些都是由于他们出身微贱而不为史家所采取。近来,我在编修国史时,曾想将这五人列入孝行传中,结果也未能列入。兹将这五人事略,记之于此。司马光所说的五人,都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

  一是刘太,是个医生,为父母守丧,三年不饮酒吃肉,始终如一,这是当今士大夫们所难以做到的。他的弟弟永一,尤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洁身谨慎而著称。夏县发生水灾,百姓被洪水淹没致死的数以百计,永一拿着一根竹竿,站在门首,凡是看到有人和东西漂流到家门口的,就打捞出来。有一个僧人,把数万钱寄放在他家里,这个僧人不幸死去,永一到县署述说其事,并且提出请求官府协助把这些钱归还给僧人的弟子。当地人向他借债,言明如期按本付息,有的家中穷困,实在不能偿还的,他就将借贷契约焚毁。

  三是周文粲,他的哥哥嗜饮酒,不务正业,依靠弟弟文粲供给为生。他的哥哥在醉酒时,往往对文粲进行毒打,邻居中好打不平的人,对文粲的遭遇深表同情,都去安抚他。每当出现这种情形,文粲就恼火,并且对他们说:“我的哥哥不曾打我,你们为什么要在我们兄弟之间进行挑拔离间呢?'

  四是苏庆文,殷勤事奉继母,以孝子闻名。他曾对他的妻子说:“你要谨镇耐心地事奉我的母亲,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把你赶走。”继母年少即守寡,没有儿子,后来,来到苏家安家并且最后病死在这里。

  五是台亭,善绘画,朝廷决定修建景灵宫,征调各地著名画工到京师,为景灵宫作画。这件事完成后,朝廷下令选拔其中的优秀者,留他们到翰林院,授给他们官职,发给他们薪禄。台亨名列第一,以其父年迈,坚持辞官,返回故里,侍养双亲。吕南公说周文粲、苏庆文、台亭,都是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六是陈策,曾经买一匹骡子,不被鞍或让人骑,或驮运货物,不忍心再到市上卖给他人,就叫人在村外草屋进行喂养,让它老死在这里。他的儿子与奸诈的经纪合谋,在这里经过的官人,有的马突然死去急着再买,他们就借此机会,故意将骡子的脊背磨破,牵到市上去卖,并且极力夸耀这匹骡子如何如何。不久,就将它卖了出去。陈策听说后,就连忙前去追赶,见了买主,如实地告诉不能让人骑乘驮运的实情。官人听后,不禁产生疑虑,以为他是喜爱这匹骡子,便问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陈策让官人将鞍子放在骡背止,整要折腾了一天,也没有放止,被骡子踢得一塌糊涂。这时官人才明白了真情,从内心里对陈策发出了由衷的感谢。陈策当即把钱退还给了官人,官人把骡子退还给了陈策。又有一次,一个人到陈策家里去买质地轻软带有椒眼文饰的银器,陈策不卖给。这个人有些生气,就问他道:“我明明见你家中有这种东西,现在为什么不卖给我呢?”策回答说:“是啊!我家存放的这种银器,时间已经很长了,我听说你买这东西是为女儿作陪嫁用的,怎么能用这样过期报废的货物来坑害你呢?”说罢,就将家中所存的银器投进炽热的炭火盆中焚毁,并对买主说:“我这东西是从质人手中买来的,怕不是真品,作个验证让你看。”

  七是危整,一天,他到市止买回鲍鱼,经纪舞弄着称锤,故意多给秤了几斤,卖鱼人走后,经纪就对危整说:“你只买五斤,我暗中给你称了十斤,你得请我喝酒”整听后,十分吃惊。忙去追赶卖鱼的人,跑了几里才追止,把多给他的鱼,按重付给了卖鱼的人。就把那位经纪请到酒店中饮酒,并对那位经纪说:“你想喝酒,何必去欺侮卖鱼的贫苦人呢?”

  八是曾叔卿,他打算到南方购买一批陶器运到北方贩卖。买回来后,迟迟不向北方转运。这天,一个跟他一起做陶器生意的人前来买货,叔卿答应卖给,已付了钱,他顺便问道:“现在你买这些陶器干什么?’回答说:“我是跟你学的,是按照原先你的想法去做的。”叔卿当即斩钉截铁地对他说:‘你可不能这样做。我是由于北方新近遭灾,所以才不把这批陶器运到北方去卖的,如今你岂能不告诉我这一点呢?”于是叔卿决定不再把存货卖给他。而叔卿家中贫穷,连妻子的饥寒温饱都难以顾全。呜呼,以上八人,真可谓是善人贤人啊!

推荐古诗: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终南别业剔银灯忆秦娥(临高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鹊桥仙(缑山仙子)

推荐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傲睨一切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张罗  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彼一时,此一时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