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发动军队逼近成周城下,索求象征王权的九鼎,周王对此感到忧虑。颜率请求允许他到齐国去借救兵,于是到齐王那儿许诺把鼎给齐国。齐国为此派兵救周,而秦国也就罢兵了。齐国打算索求九鼎,周君又对此感到担忧。颜率又到齐国去说:“我们愿意献出九鼎,不知道该从哪条路送到齐国去呢?”争战虽然紧急,但重要的应当是信义。现在欺骗齐国一次可以,为什么不考虑将来各诸侯国来征讨的时候,谁又肯救助自己呢?我怀疑一定没有这种事,这不过是好事的人假托矫饰的故事罢了,因此《史记》《通鉴》都不采用。
推荐古诗:
杜陵叟、
琵琶行并序、
宿紫阁山北村、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北齐二首、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忆梅、
青楼曲二首、
栾家濑、
洛阳女儿行
推荐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百身莫赎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