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诗• 序》 说:“《 关雎》 、《 麟趾》 的教化,是王者的诗歌,因此它们跟周公有关系,南,指的是教化从北向南进行。《鹊巢》、《驺虞》的德行,是诸侯的诗歌,是先王的教化所致,因此它们跟召公有关系。《 周南》 、《 召南》 是整访治理初始杜会的正道。”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周公”、“召公”两个“公”字,都跟“南”字相合,那样就跟上下文相呼应了,这可能是古书上弄错了,“王者的风范”,恐伯不应该跟周公相联系,而“先王的教化所致”,又跟召公没有什么关系。
推荐古诗:
池上即事、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题诗后、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满江红(试问琵琶)、
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白发将军亦壮哉)、
谢池春(壮岁从戎)
推荐诗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