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推荐古诗:
登兖州城楼、
遗爱寺(弄石临溪坐)、
咏史、
晚春、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夏日南亭怀辛大、
送郭司仓、
宴词、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推荐诗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守已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熬油费火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