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端午即事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端午即事 赏析

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朝代:清朝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查看全部

端午即事译文及注释

天地永远存在,无穷无尽,然而人的生命却很有限,只要逝去一天,生命就短少一天。人的荣华富贵乃命运注定,然而学问知识则不是如此,只要用功一分,知识便增长一分。注释定数:犹言“定命”...查看全部

端午即事译文及注释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注释即事:就眼...查看全部

端午即事评语

人的生命并不像天地那么长久无尽,因此经不起浪费。如何善用有限的生命,便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千万不要彷徨蹉跎或是浑噩度日。要知生命过一日,便是少一日。“一朝临镜,白发苍苍”的...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答微之咏怀见寄卖炭翁登乐游原田园作秋夕贫居述怀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放歌(天地太无情)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推荐诗句: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推荐游戏: 【待来竟不来】的下一句是什么【回舟不待月】的下一句是什么【忆在贞元岁】的下一句是什么【早光红照耀】的下一句是什么【我是知戡者】的下一句是什么【吴姬压酒劝客尝】的上一句是什么【餐霞漱瑶泉】的上一句是什么【[1] 万物兴歇皆自然】的上一句是什么【胡霜拂剑花】的上一句是什么【孤屿前嶢兀】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