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古人重国体翻译

古人重国体翻译

查看古人重国体全诗

  古人治理国家,把国家的体面看得很重,最初是没有大小强弱的差别的;他怎么对待自己,就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没有哪国不是这样的。因此发表言论斟酌辞句,不是贤明的大夫就不能表达详尽。楚国的申舟不向宋国借路而派使者问侯齐国,宋国的华元阻止了他,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国借路,这是鄙视我国。鄙视我国,我国就灭亡了,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国一定会攻打我国。攻打我国,我国也是个亡,都是亡国,是一样的。”于是就杀了那个使者.等到楚子围攻宋国已经很危急的时候,宋国华元仍然说:“兵临城下被迫订立的盟约,会使国家灭亡,不能听从。”郑国的三位大卿被盗贼杀了,剩下的盗贼都在宋国,郑国人交纳赠礼来请求抓获他们,郑国的师慧说:“用千乘大国的国相,换一个放纵音乐的瞎子,宋国没有人是肯定的。”宋国的子罕听到后,坚持请求把郑国的礼物退回去了。晋国的韩宣子有个玉环在郑国商人手中,就谒见郑伯,郑国的子产不给他,说:“大国的要求,没有礼仪而且还呵斥人,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如果满足他们,我们郑国就将成为他的边远城邑了,郑国国君也会失去君位了。如果大国强令而且不讲法制,郑国也不会成为别国边邑的事。”晋国在平丘联合诸侯,子产为贡赋的顺序而争,子大叔责备他,子产说:“国家不竞争也就会被人侵陵,那时会成为什么国家!”郑国駟偃在晋国娶了妻,駟偃死后,郑国人不立他的儿子,却立了他的兄弟,晋国派人来问,子产对来人说:“如果我国君主的几个臣子,他们去世的话,晋国大夫就来专权控制他们的职位,那么郑国就成了晋国的县邑边境了,还成为什么国呢!”楚国拘禁了郑国的印堇父,把他献给秦国,郑国用钱财来请求秦国放回印堇父,子产说:“不会有收获的。接受楚国的战功,却从郑国取得钱财,不可以说是国家,秦国肯定不会这样干。如果说郑国有小国君主的好处。那么楚国军队还在我国的城下呢!”郑国没有听从子产的话,结果秦国人果然不肯放人;又遣使者拿着礼物,按照子产的话做,这才获得印堇父。读到这几件事,知道了春秋列国各有几百年历史,一定是有他们的治国之道的。

推荐古诗: 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润州二首(其一)谒山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秋夜曲山居秋暝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满江红(小小寰球)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推荐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 暗箭明枪  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