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次山(即元结) 有《 文编》 十卷,李商隐作序,即现在九江所刻印的版本。又有《元子》 十卷,李纾作序,我家有这本书,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十四篇已收入《 文编》 ,其余大多是纵情任性,故作与众不同的内容。而第八卷中所记录方国二十国事,极为怪异荒诞,大意是说:“方国的野人,全身各处都是方形的,他们的风俗是厌恶圆形。假如有人问道:“你的心是圆的吧?”他们就用双手扒开胸口露出心,说:“这个心是圆的吗?”圆国则与此相反。言国的野人三个嘴,三根舌头。相乳国的野人,嘴下边只是一个孔。无手国脚比手灵便,无足国用皮肤飞行,象风一样轻快,”这些说法很近似《 山海经》 ,本已是荒谬的了,至于说:“恶国的野人,男的长大就杀父亲,女的长大就杀母亲。忍国的野人,父母见到子女,如同臣子见到国君。无鼻之国,兄弟相逢就相害。触国的野人,子孙长大就杀掉。”象这一类,都是违背情理,有害子教化,没有益处的。次山的《 中兴颂》 写得光华灿烂,可与日月争光,至于这部书,真是不可写的,可惜啊!
推荐古诗:
池上即事、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漆园、
使至塞上、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红楼梦十二曲—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
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
推荐诗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折不屈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