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诗人对友人英姿勃发、舍身报国、不计名利的行为极为赞赏,又进一步饶有兴趣地设想友人戍守边疆一定会产生思乡之念,最后祈盼早日荡平虏寇,还边境以安宁。全诗充满爱国主义豪情。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首联二句写友人装备精良,身姿潇洒,可见诗人对友人十分欣赏。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颔联二句称慕友人不但形象英姿飒爽,而且更有高尚、美好的心灵。这是更为诗人所钦敬的一点。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颈联二句是设想友人久戍塞外必然会产生无穷的思乡愁绪,言语中充满关怀和爱护。诗人曾有过经年居留塞外的经历,在《安西馆中思长安》等诗中都曾表露过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他的设想可谓设身处地,情真意切,不是空穴来风。这里对友人思乡之念的想象,更见诗人所寄托的一片爱国深情。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尾联盼望友人早日凯旋。诗人居漠北时,亲眼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不仅造成了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且对战士本身也是一种荼毒。因此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确是饱含深意。
全诗先写友人的英雄风采,再由表及里,从报国、思乡的角度讴歌了友人的美好心灵,最后告诫友人,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别“经秋”。因为唐朝戍边将领往往拥兵自重,养敌蓄功,常将本可早日结束的战争一拖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以久也”,可见诗人淳朴的观念中,还饱含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推荐古诗:
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
残春(残春醉著钓鱼庵)、
小舟游近村(斜阳古道赵家庄)、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 巴高望上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勃然奋励 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