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总是令人伤感的,故诗词中举凡送别题材的作品也总是伤离怨别者居多。本篇亦为送别之作,其感伤之情也是泻洒满纸。唯其作法别见特色,即用笔有虚有实,上片出之以虚,是写想象之景,写见阳将赴任之地的苍茫凄清之景;下片是实笔出之,写此时此地之景。一虚一实,轻灵而不失深婉,将送别、惜别的深挚情意表达得尽致淋漓。
推荐古诗:
独漉篇、
堂成、
孟城坳、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豆叶黄(一春常是雨和风)、
秋也、
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期修古 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 不足为据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