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读解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六节读解

第六节读解

查看第六节全诗

  虽然谈话的对象变了,但本书编辑的中心思想没有变,仍然是围绕着寻求最佳行为方式而爱民这一话题而展开。在梁襄王们等统治者的心目中,杀人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只有敢于杀人,才能使别人害怕和畏服你,只有敢于杀人,才能征服和战胜别国。不杀人而能使别人敬畏,则是他们不能想象的。所以梁襄王不理解,一个不喜好杀人的人,有谁能跟随他呢?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有梁襄王们这样的思想,不足为奇。因为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要保住自己的私有利益,只有靠杀戳和掠夺别人、别国来使自己更加强大。现今的美国就是这样。而他们这种愚昧的思想,这种愚昧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不断走上恶性循环的道路。他们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对等的,我对你存有善意,你才会回报于善行。我对你有若兄弟,你才会将我当兄弟对待。若是只想你当我有如兄弟,而我不对你有如兄弟,这兄弟是做不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是建立不起来的。按照人类间相处的对等原则,你投入了“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你投入了“信”,才能得到诚实的回报。如果你对别人是欺骗,那么别人也会不诚实。所以,人如果不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如果失去了爱心,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你用狠心来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敬而远之了。不恭敬待人就会同样受到不恭敬的对待,不宽厚待人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是人际关系中的对等原则;这些人际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协调,也就谈不上治理国家了。所以,人际之间、国际之间的最佳行为方式就是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

  所以孟子又只好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禾苗的生长遇到干旱,看着都枯萎了,但一场雨水就能使它们又恢复生机。后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形容这种谁也抵挡不住的力量。另一个例子是水的本性而往下流动,这也是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而这种本性的力量其实就是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竹枝(巴东船舫上巴西)无题(八岁偷照镜)夜归鹿门歌古怨别游终南山芙蓉楼送辛渐送沈子福之江东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推荐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中摸索  摸索:寻求,探索。在黑暗中寻找。后比喻没有人指导,独自钻研。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