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年,诗人游塞北时,与一个患病军人返乡途中所遇,想到伤兵退伍的命运后所写下的诗。
推荐古诗:
古风(倚剑登高台)、
垂钓、
寄扬州韩绰判官、
题李凝幽居、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使至塞上、
渭川田家、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点绛唇(蹴罢秋千)、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推荐诗句: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亏心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