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沙门问佛:“什么力量最多最大?什么是最光明最有智慧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如果能够忍受耻辱,那力量就是最大的,因为能够忍受耻辱的人,他不怀恶心,而且又能使自己平安无祸,身体健康。能忍耐的人,一定不会去作恶的,必然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心里那些不洁净的杂念消除尽了,心地清净得一点儿瑕疵和污染斑点都没有,所以说这才是最光明、最有智慧的。从很久很久还没有天地以前直到今日,古往今来各个时期,东西南北各个角落,具有最明智慧的人是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无所不闻的。他具有一切智慧,这才真正叫智慧!”
推荐古诗:
城上夜宴、
征夫、
绝句漫兴九首(糁径杨花铺白毡)、
北齐二首、
北青萝、
春梦歌(春梦随云散)、
耶溪泛舟、
相思、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