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列子翻译及注释

列子翻译及注释

查看列子全诗

译文  春秋时,列子家很贫困,常常面有饥饿之色。一位客人对郑子阳说:“列御寇是位有道之士,住在您的国中却很穷,君王恐怕有些不爱士人吧?”郑子阳于是命令手下的官吏送给列子许多谷子。列子见到使者后,很有礼貌地对他拜了几拜,但却谢绝了粮谷。使者离开后,列子进屋,他的妻子望着他,手按心窝说:“我听说有道义的人,妻子儿女都能得到安逸快乐,如今妻子老少都在挨饿,君王送你粮食你又不接受,难道我的命就该这样苦吗?”列子笑着回答:“他并不是真正了解我,如果因别人的一番话而给我粮食,将来定我的罪也可听凭别人的谗言,所以我不能接受。”后来,百姓果然起来作乱,杀死郑子阳。接受人的赏赐,却不为救他的灾祸拼死,是不仗义的;但是为这种人的灾祸去拼死,那么死了也不合道德。不合于道德便是叛逆的行为,列子能避开不义行为又能避开叛逆,他的本领不是很高吗?

评译  魏相公叔痤病危时对梁惠王说:“公孙鞅年轻而且有奇才,希望举国上下都能听他的话,如果您不采纳这意见,就请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出境到别国去。”(边批:公叔痤说杀商鞅,是为了举荐任用他。)惠王答应了。接着公叔召公孙鞅道歉说:“我做事要先君后臣,因此先为君主谋虑,然后,再告诉你怎样做。现在你要尽快逃跑。”公孙鞅回答:“国君不因你的推荐任用我,又怎会因你的话杀掉我呢?”公孙鞅终于没有离开。公孙鞅的话正好与列子的话形成对照。

注释①秉:古代量词,十六斗为一薮,十薮为一秉。②公孙鞅:即商鞅。

推荐古诗: 润州二首(其一)晚春雪晴晚望代赠二首之一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浪淘沙(好梦最难留)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

推荐诗句: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布帛菽粟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