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魏、晋之时,天下纷扰多事,名士中很少有人能保全性命的。阮籍(三国魏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为坚守原则,整天喝得酩酊大醉,绝口不谈天下世势。司马昭(三国魏人,司马懿次子,字子上)想为儿子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求婚,与阮籍结为亲家,阮籍为逃避司马昭的纠缠,竟大醉六十天,司马昭得不到提出的机会,只好打消念头。当时司马昭的手下大将钟会曾数度拜访阮籍请教时事,想从阮籍的话中挑出毛病,加上罪名,而阮籍每次都醉得不能答话,也因此而保全一命。
注释①多故:政局多变动。②昏:同“婚”。
推荐古诗: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古薄命妾、
老将行、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放歌(天地太无情)、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推荐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炳烛夜游 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