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狄青翻译及注释

狄青翻译及注释

查看狄青全诗

译文

  北宋的名将狄青戍守泾原的时候,常常能够以寡敌众。他密令全军的士卒在听到第一声钲音时就要全军肃立,两声钲音就表示故意退却而实际上是要严阵以待敌,钲声停止,则要立刻大喊向前奔驰突击。全军士卒都能严密地遵守狄青的教令。有一次和敌虏相遇,双方还没有交战,士卒们突然听到一声钲音,全军就止步不前,两声钲音响起之后,只见士卒们开始向后退却,敌虏都大笑着说:“谁说狄青勇武?”钲音停止,宋兵突然冲向敌阵,敌人阵脚大乱,竟然相互践踏,死伤惨重。宋兵乘胜追击数里,前面到了一处深涧,敌人在山脚聚集,狄青立即鸣钲而止,全军就不再追击,敌虏才得以逃脱。事后,副将们却因为当时没有继续追击败逃的敌虏而后悔,狄青说:“亡命奔逃的敌人,突然停止而有心和我军对抗,哪里知道这其中是否有其他的诈谋呢?反正我军已经大获全胜了,这些残兵败寇也就不必再去贪功计较了。”

  侬智高在邕州叛乱,仁宗命令狄青为宣抚使出兵讨伐,有人说:“侬智高的标牌兵锐不可当。”狄青说:“标牌兵是步兵,步兵一旦遇到骑兵就没有办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战斗力,我将征调西边的蕃民编为部伍。”又有人说:“南方的地形不适宜骑兵作战。”狄青说:“蕃人善于射箭,能吃苦耐劳,上高山下险坡,如在平地行走,只要趁着当地瘴气没有起来的时候,快马驰冲突击,必定能够破敌。”等到大军出发征讨的时候,每天行军的路程都不超过一个驿站,每到一个州,狄青就下令士卒休整一天。(边批:在开战前休养实力。)来到潭州之后,狄青重新整编了部队,严明了军纪。有一个士兵抢了百姓一把青菜,狄青当场下令将这个士兵处斩,于是全军再也没有人敢违抗军令了。当时侬智高回邕州据守,狄青因为昆仑关位置险要,害怕被侬智高给占据了,于是先按兵不动,一面命宾州准备全军五天的军粮,并让士卒们就地休养。这时正逢上元节,狄青命人张灯结彩,第一天晚上,宴请副将,第二天晚上宴请各个营的军官,第三天晚上宴请各个营的军吏。第一天晚上,宾主欢饮一直到天快亮了,第二天晚上正好遇到大风雨,大约到二鼓时,狄青突然对大家说自己稍微有点不舒服,暂时离席进入内室。过了一阵子,狄青命人告诉孙沔,请他暂时代替主人招待宾客,自己则要等到服过药休息一会儿就出来了。席中,多次派人劝客人饮酒,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客人们都不敢离席告辞。这时忽然有人骑着马前来禀报说:“昨夜三更时分,元帅已经攻占了昆仑关。”(边批:自己营中的人都不知道,何况是敌人呢?)狄青既然已经成功地夺取了昆仑关,非常高兴地说:“昆仑关非常险要,贼人不知道据守,日后想必也不会有多大的作为了。”狄青率军逼近邕州的时候,贼人才有所发觉,两军在归仁铺交战,狄青站在高地观看两方交战的情形。贼人在土坡上据守,宋军节节进逼,狄青命步兵做前锋,骑兵隐藏在后面。贼人派出善战的军队在阵前手拿着长枪抵御,前锋孙节失利,不幸捐躯,将士们都因为畏惧狄青的军纪严明而不敢撤退。(边批:畏惧主将,一定不畏惧敌人。)狄青站在高山上,手拿着五色旗,指挥骑兵分别从左、右、后三方抄敌人后路,将贼人的军队截成了三段,轮番攻击,右军攻左,左军攻右,不久又交替攻击,贼人根本没有办法弄清楚宋军是从哪个方向进攻的,而敌人的标牌军也被宋军的骑兵给冲散了,根本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战斗力。贼人的长枪排列如林,宋军就在马匹上加装了铁连枷冲击,于是贼兵溃逃,侬智高最终将城烧毁逃跑。

评译

  这次战役,谏官韩绛曾经上言:“狄青是个武人,不能单独担当重任,请任命文臣作为他的副手。”(边批:看这个人适合不适合为将,文武又有什么关系!)当时庞籍为宰相,(边批:多亏有这个人)反驳说:“以往宋军屡战屡败,都是大将权轻,副将们自作主张,根本没有办法指挥军队。而狄青军旅出身,如果派文臣作为他的副帅,军令又会没有办法加以贯彻了。从前狄青在鄜州、延州,曾做过我的部属,为人沉稳勇敢有谋略,如果能将征讨侬智高的大任交给他,他定会不辱使命,平定叛乱的。”(边批:兵法上说,大将有能力而君主不干预能取胜)于是仁宗下诏,由狄青一人指挥征伐岭南之事。(边批:成功就在此一举)狄青出发之前,也曾上奏说:“古时将帅率兵作战,为了激励兵士,曾经有以割敌人的耳朵、鼻子用来计数战功的,却没有砍敌人首级的事。秦汉以来,斩敌人头颅一颗,就会赐给一级爵位,因此称之为‘首级’。现在演变到军士为了争夺敌人的首级,打架斗殴、自相残杀的地步,甚至将敌军的脑袋当成货物,卖给那些没有尽力作战的人,(边批:很大的憋病)我希望能废除这种赏功的制度。”

  另外,狄青出发之前,有人托权贵人士请求和他同行。狄青告诉他们说:“先生想要随军出征的确令人佩服,但是侬智高只是个小毛贼,至于派我狄青前去征讨也仅仅是由于事出紧急。再说凡是跟随我出征的人,如果能尽力杀贼,必定会有重赏;否则,军法严厉,我不能徇私。请先生三思,如果还是愿意随军出征的话,那么狄青立刻奏请皇上准先生同行。”于是再也没有人敢随便要求同行了,仅仅就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狄青能严守法纪,日后必定可以成功。

  另外还有一件事,狄青攻破邕州之后,搜查敌人尸体的时候,发现有个身穿金龙衣的人,身旁还有一副刻有金龙图案的盾牌,有人说:“侬智高已经死了,应当立即禀奏皇帝。”狄青阻止说:“怎么能知道这不是贼人使诈呢,宁可失去杀死侬智高的功劳,怎么能不加以查证而贸然欺骗朝廷呢?”

  综观这两件事情,就知道狄青不但不敢让人冒功求赏,即使自己也不敢冒不能确定的功劳。

注释①钲:军中所用乐器,此处实指锣。②安知非谋:怎么知道不是好办法?③宾州:今广西宾阳。④楯:盾牌。

推荐古诗: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竹枝(竹枝苦怨怨何人)鹭鸶宫妓骄儿诗耶溪泛舟古薄命妾游终南山塞下曲山中送别

推荐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弃草昧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