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蹇叔哭师译文及注释
北宋的名将狄青戍守泾原的时候,常常能够以寡敌众。他密令全军的士卒在听到第一声钲音时就要全军肃立,两声钲音就表示故意退却而实际上是要严阵以待敌,钲声停止,则要立刻大喊向前奔驰突击...查看全部
蹇叔哭师读解
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早发白帝城、杨柳枝(六幺水调家家唱)、江亭(水流心不竞)、初冬夜饮、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洞仙歌(江南腊尽)、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驻马听(明月中天)
推荐诗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推荐游戏:
【辩折田巴生】的下一句是什么、【咸阳市中叹黄犬】的下一句是什么、【游莫逐炎洲翠】的下一句是什么、【黄埃散漫风萧索】的下一句是什么、【[20]
旧里非难到】的下一句是什么、 【诚节冠终古】的上一句是什么、【暮宿玉女窗】的上一句是什么、【清凉不觉过炎天】的上一句是什么、【复见窗户明】的上一句是什么、【暮随肥马尘】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碍足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百喙难辩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