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蹇叔哭师译文及注释
北宋的名将狄青戍守泾原的时候,常常能够以寡敌众。他密令全军的士卒在听到第一声钲音时就要全军肃立,两声钲音就表示故意退却而实际上是要严阵以待敌,钲声停止,则要立刻大喊向前奔驰突击...查看全部
蹇叔哭师读解
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除夜寄弟妹、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过香积寺、酬乐天频梦微之、行宫、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满江红(遥望中原)、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推荐诗句: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推荐游戏:
【白骨成丘山】的下一句是什么、【忽魂悸以魄动】的下一句是什么、【汉帝宠阿娇】的下一句是什么、【辩折田巴生】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宿峰顶寺】的下一句是什么、 【万国兵前草木风】的上一句是什么、【行行未能已】的上一句是什么、【铸来几千秋】的上一句是什么、【掣我盘中飧】的上一句是什么、【词客哀时且未还】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得要领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