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齐民要术》:荞麦地,五月耕一遍;经过二十五天,等草腐烂后,再耕一遍;播种时耕一遍,共耕三遍。一律要在立秋前后的十天以内,进行播种。假如播种前是耕了三遍地,荞麦长成后,便会结三层子。当下面的两层子已变成黑颜色,只剩最上的一层子还是白颜色,而且所有的子都已灌满了如脓的白浆时,便应当即时收刈。刈倒的荞麦,只须梢对梢搭摞在一起,平放在场中,白子便会一天天地变黑。这样做才是(收获荞麦的)好方法。假如等待最上一层的白子黑一半再收刈,下两层的黑子就会早已落光了。
注释
①此条采自《齐民要术》卷首《杂说》,非贾思勰撰。
②今日只把荞麦视同救荒作物,夏粮收过后天不下雨,种不上秋;及至下雨,大秋农时已过,人们才会种荞麦,哪会像这里说的,如此郑重其事。
③本句是说,假如耕地三遍,荞麦便会长出三级有效分枝,着生三层子。
④浓:假借作“脓”,指白汁浓重似脓。
⑤本句《齐民要术》卷首《杂说》原作“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总落矣”。
推荐古诗:
少年行、
秦州杂诗(其七、
旅宿、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遣怀、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赠柳、
采桑子、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过故人庄
推荐诗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如磐石 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 不可开交 开:打开,解开;交:相错,纠缠。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 不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