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胡麻翻译及注释

胡麻翻译及注释

查看胡麻全诗

译文

  《本草纲目》说:“止是脂麻。”《齐民要术》:胡麻,汉张骞从外国得到胡麻子。今世人称为“乌麻”,是不对的。按今日所种植,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胡麻出油多,又可以用来作饭食,适宜在白地种植。二三月种,为上等农时;四月上旬种,为中等农时;五月上旬种,为下等农时。上半月播种的,结实多而且饱满;过十五日种的,子实少而且多秕。播种的时间,应在刚下过雨以后。假如不趁湿下种,种子便消失不见,不会出苗。地一亩用二升种子。撒播时,先用耧耩开沟松土,然后撒子,最后拉着空劳进行覆土。劳上若站人,会覆土过深,不出苗。若用耧耩下种,应将炒干燥的沙子同种子各半掺和播下。不掺沙子,下种不均匀。条播的胡麻,若草秽地荒,可用锋锄或耧锄去锄。锄苗,至多不要超过三遍。收刈时,应捆成小把,把大了不易干,脱粒时,手也不好拿。将五六个小把聚拢,倾斜放,令互相依附成一丛。不如此,被风吹倒,容易落粒,使收成减少。等到(胡麻荚)裂开口,便可坐着车到田间抖擞;将胡麻捆倒立起,用小棍轻轻敲打。然后再聚拢成簇。每过三天打一次,打至四五遍,便全部脱粒。假如趁湿将刈倒的胡麻平放着横堆在地上捂起来,听任它发热赶快干,虽不免会有浥湿热蒸的缺点,但却没有风吹落粒的顾虑。受过热蒸的胡麻,虽然不可做种子,但对油的质量却不会有损伤。

  《四时类要》:胡麻,科与科之间,以相距一尺为通法。

注释

  ①《本草衍义》,宋寇宗爽撰。此句或转引自《本草纲目》卷二十二胡麻条。原文作:“诸家之说,参差不一,止是今脂麻,更无他义。”按,脂麻即今之芝麻。

  ②汉:原作《汉书》,但《汉书·西域传》却并无此记载,故据殿本和石校本删去“书”字,作“汉张骞”。按:胡麻,大概是在西汉时从中亚传入中国,后人遂认为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

  ③本句是说今世人称黑子胡麻为“乌麻”,而不把它当成胡麻是不对的。李时珍曾说过“谓乌麻非胡麻”是不对的。

  ④“白胡麻”,指胡麻子的颜色是白的;“八棱胡麻”,指胡麻结的角有八棱。李时珍说:“胡麻有黑、白、赤三色。角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都是胡麻的不同品种。

  ⑤白地:即空闲地,或休耕地。

  ⑥种欲截雨脚:截:断也。截雨脚:指雨停下来。

  ⑦融而不生:融:指融化。言胡麻子小,播种在干燥的土中,便会焦枯不见。

  ⑧通常劳地,人常站在磨子(或劳石)上,赶着牲口拖着走,以增大碎土的效果。胡麻子小,覆土不宜深,只能拉空劳。

  ⑨耧:《齐民要术》及殿本作“耩”。按:“耧”字不误。

  ⑩打,手复不胜:脱粒时用手拿着,一把一把地摔打。

  藂:“丛”的俗写。这里是说把五六个胡麻小捆,拢为一簇。

  坐着车到田间收胡麻,并不是为求安逸,而是为了让车拉运胡麻。

  原文作“无风吹亏损又虑”:“又”字,据《齐民要术》改作“之”。若“又虑”属下读,不顺适。

推荐古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秋浦途中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梧桐影(明月斜)送杜十四之江南秋夜独坐浣溪沙满江红(遥望中原)

推荐诗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不了了之  了:了结,结束。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指把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
  • 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