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论桑种翻译及注释

论桑种翻译及注释

查看论桑种全诗

译文

  《齐民要术》:桑椹成熟时,采收黑鲁桑葚(作种子)。黄鲁桑不耐久。谚语说:“鲁桑树有一百,多绵又多帛。”说鲁桑好,用功省,得利多。

  《博闻录》:白桑,少有桑葚,须采用压条法繁殖。假若有白桑子,便可将种子种在地阴处。白桑的叶子又厚又大,所得蚕茧又重又厚实,缫出的丝常比一般的茧高出一倍。

  《士农必用》:关于桑树的特性,重要的是在于辨别桑叶的刚劲和柔嫩,探求合适的种植方法,使各种桑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桑的种类繁多,不胜一一列举。世上有名的品种,即为荆桑和鲁桑。荆桑的葚多,鲁桑的葚少。叶子薄而尖,叶子边缘有锯齿的是荆桑;凡是树的枝干、桑条、桑叶皆非常坚实刚劲的,均为荆桑一类。叶子又圆又厚又多津液的皆属于鲁桑类;凡是树的枝干、桑条、桑叶柔嫩茂盛的,均为鲁桑一类。荆桑类,根深、树的心材坚实、树高,适宜于长成大树。鲁桑类,根不深、心材不坚实、树矮,适宜于作为地桑种植。但是荆桑的枝条和叶子,都不如鲁桑生长茂盛,故应当用鲁桑的枝条嫁接到荆桑上,便会使桑树既能维持长久,又可以生长得非常茂盛。鲁桑为地桑,故可采用压条换根法繁殖新株,代替老桑,传递不绝,所以也是可以保持长久的。荆桑类的桑叶,适宜用来饲喂大蚕,蚕丝非常坚韧,可织纱和罗。《尚书·禹贡》“厥篚原丝”的注解为:“膘,山桑。”即是指荆桑类中最优异的一种。鲁桑一类,适宜于喂饲小蚕。

注释

  ①引自《齐民要术·种桑柘第四十五》。

  ②鲁桑之名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当时已有黑鲁桑和黄鲁桑等不同品种。从注文中可以看出黄鲁桑除了没有黑鲁桑树高以外,桑叶的品质也是很好的。

  ③用:利也,资也。

  ④《博闻录》:宋陈元靓撰,原书佚。另外陈氏还著有《岁时广记》,本书亦有引用。

  ⑤白桑:李时珍说:“白桑叶大如掌而厚。”(《本草纲目》卷36)是知“白桑”当为鲁桑的一种。

  ⑥须用地阴处:《四时纂要》作“须于阴地”。谓应将种子播种于无日光照晒之处,使易出苗。

  ⑦丝每倍常:原文作“丝倍每常”,据石校本改作“丝每倍常”。

  ⑧今天桑的有名品种,除鲁桑和荆桑以外,还有一个大类,那就是湖桑。湖桑属鲁桑系,原产太湖流域,叶大,肉厚,含水量多,大部分为全叶,叶面平滑有光泽。在南方有许多优良品种。

  ⑨心:大字本缺此“心”字,照石校本、殿本补正。

  ⑩地桑:今通称低干桑,高度一般在七十厘米以下。

  “压条”、“换根”之法:即用新桑的根代替老桑的根。由此可知鲁桑的树龄短,主要是由“根不固”所造成。故称“换根”,而不称“嫁接或接换”。

  纫:与“韧”通,柔而固也。

  厥篚原丝:篚,盛贡品的竹器。这里是说青州的贡品为原丝。

推荐古诗: 江夏赠韦南陵冰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满庭芳(归去来兮)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出县(匆匆薄领不堪论)好事近(挥袖上西峰)送梁谏议(湖海还朝白发生)

推荐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阿娇金屋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娇)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 昂头天外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