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务本新书》:假如在一个村子中,有两户人家互相合作,修筑(桑园的)矮围墙,四面各长一百步,如参加的户数多,地面宽广,还会更为省力。一家应该筑二百步墙。墙内空地总计有一万平方步。每平方步植桑一株,可栽桑一万株,每户可分得桑树五千株。若是两家单独去干,修筑四面围墙共长二百步的桑园,园内的空地便只有二千五百平方步。依上法,每平方步栽桑一株,却只能栽桑二千五百株。其中的利益,竟如此无法相比。如害怕发生纠纷,可以将桑园从中间用篱墙隔开。这样做比起单独修围墙,不仅可以多栽一倍桑树,而且可以彼此换工,容易办事。
注释
①不侔如此:侔,音谋,《说文》:“侔,齐等也。”不侔,不齐等,不等同等义。
②句当:唐代用语,将事情办好之意。演变到后来,似乎指办坏事。
推荐古诗:
送别(水色南天远)、
赠李白、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题义公禅房、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之好 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妇。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博古通今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