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查看全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及注释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清溪行(清溪清我心)、
惜牡丹花、
小寒食舟中作、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西宫春怨、
鹿柴、
桃源行、
渭川田家、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洞仙歌(江南腊尽)
推荐诗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门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