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反映了春秋时代对于民和神的关系的一种新的进步主张:民是主体,神是附属。所以好的君主必须首先做好对民有利的事,然后再去致力于祭祀神祇一类的事,即“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季梁先是忠民信神并提,然后深入论述应该以民为主,神为附。在谈到神的地方都是从民着眼,所以说服力很强,能使“随侯惧而修政”。
推荐古诗:
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
渡湘江、
南邻、
送路六侍御入朝、
无题(八岁偷照镜)、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推荐诗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罢黜百家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究诘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