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古文名篇之一,作于公元812年(元和七年)。当时作者任永州司马,刺史韦宙是他的顶头上司。在韦使君新堂落成的时候,作者以其生花的妙笔,道出了韦使君的乔迁之喜,清明之治,让人心生一种顺应自然的美感,积极向上的激情。
推荐古诗:
春雨、
离思五首其四、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孤愤(孤愤真防决地维)、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钟山即事(涧水无声绕竹流)、
望海潮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如己出 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病入骨髓 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