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夸赞他“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评价都是很合理的。
推荐古诗:
初授拾遗、
听颖师弹琴、
日日、
咏风、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出都(重入修门甫岁馀)
推荐诗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碍手碍脚 妨碍别人做事。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霜斗雪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不在话下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