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书的编辑者在最佳行为方式上举的一个例子。乐正子显然没有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他长途旅行来到齐国,便首先忙起了自己的事情,等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才去看老师。他的这种作为,在现代人看来并不为过,但实际上却很不好。师者,所以传道、解惑、授业也,父母给的是生命、身体,而老师给的,却是比身体还重要的“精神、思想”!如果一个人仅有身体,有生命,但什么都不懂,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而人,只有有了思想,有了精神,有了知识,才能叫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尊敬老师,就要如尊敬父母一样。如果离别家乡好几年而有一天回家,但却在别处住了几天才进家看望父母,这叫什么呢?所以,这就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问题。
推荐古诗:
忆江南、
寻天台山、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绝句(生当作人杰)、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洞仙歌(冰肌玉骨)、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七绝(暮色苍茫看劲松)、
放歌(天地太无情)
推荐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名状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计千方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